【健身新手】新手健身常問三大問題:組間休息多久?一次該練多久?一週要練幾天才有效?
-
每一組之間到底該休息多久?
-
每次訓練需要多久才有感?
-
一週到底要安排幾天訓練才有效?
這篇文章將帶你釐清這些關鍵概念,無論你是剛開始健身的上班族、平時要帶小孩的媽媽、還是希望在退休生活維持活動力與體能的朋友,了解這些基礎原則,將幫助你更安全、更有效地踏上健身之路。
組間休息:影響訓練成果的隱藏關鍵
組與組之間該休息多久,取決於你當下訓練的「強度」與「目標」。太短,身體還沒恢復;太長,則可能削弱訓練刺激。許多剛開始健身的新手在這裡會犯一個錯誤:邊滑手機邊訓練,沒有記錄自己的休息時間,導致每組動作之間的間隔毫無規律。
以下是簡單的休息時間參考表:
重量強度與次數範圍 | 建議休息時間 |
---|---|
1~3下(高強度) | 3~5分鐘 |
3~6下(偏重) | 2~3分鐘 |
8~12下(中強度) | 1~1.5分鐘 |
12~15下(偏輕) | 約1分鐘 |
對於想雕塑體態、燃燒脂肪的女性朋友來說,建議訓練落在每組8~12下,並控制休息在60~90秒之間,以兼顧肌肉成長與有氧代謝效果。
訓練時間:不是越久越好,而是「剛剛好」
在這個資訊爆炸、速度至上的時代,我們常常以為「訓練越久=效果越好」,但實際上,過長的訓練不但可能讓你疲憊、分心,甚至導致動作變形、增加運動傷害風險。
建議新手的單次訓練時間控制在 45~60分鐘,不包含拍照或聊天時間。如果能有效控制每一組的休息時間,這段時間大約可以完成 6~8個訓練動作,並讓每個動作練到3組,達到訓練刺激的基本門檻。
這樣的長度,也非常適合忙碌的上班族媽媽與體力恢復能力稍弱的銀髮族群。
一週要訓練幾次才有效?
如果你希望看到身體變化,不論是體態改善、體能提升或肌力增強,一週至少需要訓練 2次以上。這與一個訓練核心概念有關:超補償原理。
簡單來說,當我們透過重量訓練對肌肉造成「適度的破壞」,身體會在接下來的36~72小時內進行修復並略微提升原有的能力,這就是「超補償」的過程。
如果在這個時間點重新訓練,就能疊加成效,反之則會讓訓練成效退回原點。這也是為什麼建議一個肌群一週訓練兩次,才能持續累積成果。
不同頻率的訓練建議:
-
每週2次:建議採全身性訓練,提升整體體能與代謝率
-
每週3~4次:可採上半身/下半身分化訓練,讓肌肉輪流休息
-
每週5~6次:可進階至肌群分化課表(例如:週一腿、週二背、週三胸等)
對中高齡與退休族群來說,穩定的一週2~3次訓練就已足以維持良好的肌力與活動能力,並預防肌少症與跌倒風險。
尋找一位懂你的教練,是提升效果的第一步
每個人的身體狀態、生活作息與訓練目標都不一樣,若能搭配專業教練的規劃與指導,不僅能避免受傷,還能大幅提升訓練效率與信心。
如果你希望在一個安全、專業、細緻又不失溫度的環境中開始健身,歡迎與我聯繫,讓我們一起打造屬於你的健康與自信。
給想運動、但擔心受傷的你——我們可以從這裡開始
若您正在尋找一位注重細節、重視安全與訓練成效的教練,我很樂意協助您開始專屬的健身旅程。歡迎聯繫預約體驗課程,歡迎聯繫預約課程,預約表單:https://ppt.cc/fQGL1x
Line:dream95147
Instagram:@dreaming753kb
如需進一步了解課程內容、教學風格或是有任何健身問題,都歡迎與我聯繫。期待在訓練現場見到你,陪你一起變得更有線條、更健康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