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25的文章

【基本面】關於台幣一天升值超過3%的一些想法

圖片
  1.美元計價資產價格減損(美債、美股ETF): 台幣對美元升值,買入美元計價的資產會虧,最虧的可能就是美債,畢竟漲不比股票,匯損卻相同。如果台幣從33升到28,美債ETF帳面價值將損失15%,以存續期約20年的長債ETF來說,降息4碼上漲約16%,但台幣升值的匯損會吃掉幾乎所有漲幅。 ▲台幣升值:買入的美元計價資產有匯損   2.公司評價(每股淨值&帳上資產價值) 台幣升值,可能要注意帳上持有大量美元資產公司的每股淨值減損和價值重估。其中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帳上有大量美債資產的壽險股。假設台幣兌美元匯率由33升到28,美元資產價值-15%左右,另外除了帳上美元計價資產價值會減損,美元計價負債價值也會減損,如果台幣升值,資產負債表中的美元負債也會相對變少(因為要還的錢合台幣變少了),這部分有好處。 ▲台積電2024年第四季-帳上外幣資產/負債   3.賺美元公司美國營收的匯兌損失: 以台積電為例:2024年台積電有68.9%營收是美元總營收900億美元/合約2兆9700億台幣(以USD/TWD=33計)/EPS:45 假如美元兌新台幣從33升值到28,台積電營收合台幣會變: =28/33*68.9%(美元計價部分)+31.1%(非美元部分)=89.4%,營收合台幣減少約10.6%,台幣升值公司營收、EPS會受影響,本益比的槓桿乘數也可能受影響。(台積電:台幣對美元升值1%,公司營益率可能減損0.4%) ▲台積電2024年第四季財務報表:美國地區營收占比約68.9% 4.台幣可能升多少: 川普口中的骯髒15國,是對美貿易順差+匯率操縱,在川普的關稅談判之下,台幣對美元升值可能難以避免。個人在參考幾個價位:USD/TWD=30是川普第一任時平均值,USD/TWD=28是3年前最低,USD/TWD=25是廣場協議時。 ▲美元/台幣 1980-2025年 5.歷史借鏡(廣場協議): 1985年廣場協議,迫使1985-1990年台灣匯率、利率自由化改革,放棄固定匯率改採浮動匯率(1979年之前台灣是固定匯率),新台幣在那段時間從40升到25.5對1美元,升值60%。台幣升值,吸引外資更願意把美元資產換成台幣資產,加上1986年台灣出口旺盛,國內超額儲蓄上升,股市房市暴漲。當時也有一些聲音是台幣升值台灣中小企業會倒幾萬家,但台幣從40升到25...

【回測】台股回測實證:ALL IN 台灣50 到底好不好?

圖片
台股回測實證1987-2025年 嗨~我是Jimmy,最近進行了台股大盤的回測,想研究幾個問題: 直接ALL IN 台灣50 到底好不好、適不適合? 在任一交易日買進,短期買賣和長期持有的報酬率哪個好? 幾個常見的投資策略反思:均線上做多、均線突破、跌10%停損 為了避免多算一次多頭或空頭,我將數據分成4個時間長度: 2015-2025年:最近10年,中美貿易戰、Covid-19、美國升息、關稅帝君 2005-2025年:最近20年,+金融海嘯、美債危機、中國股災 1995-2025年:最近30年,+科技泡沫、亞洲金融風暴、SARS 1987-2025年:手邊能找到的最長資料,+1990泡沫破裂 回測標的: 加權指數 回測期間: 1987年1月-2025年4月30日 回測方法: 2015/2005/1995/1987年1月一開盤就ALL IN,無腦多不賣出, 累積到2025/4/30 2015-2025年: 累計報酬:118%/總計10年4個月/ 年化報酬率:7.85%     /期間最大報酬:163%/最大虧損:-20% 2005-2025年: 累計報酬:229%/總計20年4個月/ 年化報酬率:6.03%    /期間最大報酬:297%/最大虧損:-33% 1995-2025年: 累計報酬:187%/總計30年4個月/ 年化報酬率:3.54%    /期間最大報酬:245%/最大虧損:-51% 1987-2025年: 累計報酬:1803%/總計38年4個月/ 年化報酬率:7.99%   /期間最大報酬:2197%/最大虧損:NA ​ ALL IN 台灣50 到底好不好?回測歷史數據 最近在PTT討論區上,「ALL IN 台灣50」話題再度掀起熱議。支持的人認為台灣50相當於台股最核心的公司,是長期致富的穩健選擇;反對的人則認為集中投入風險過高、報酬率不夠亮眼。 身為長期投資人,我實際回測了ALL IN台灣加權指數從 1987 到 2025 年的報酬率變化(挑大盤回測是因為歷史數據較多,且走勢與台灣50很相近),並加入每年平均約2%~3%的股息,還原含息報酬率。以下是回測研究的結果: 台股長期報酬率回測(含股息)  註:股息按每年平均2.5%加入計算,且為複利計算效果。 ALL IN台灣...